潮流的变化,四季的更迭,需求的多元……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流行服装,牛仔服装受众广,从学步儿童到耄耋老人都是牛仔服装的消费者。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牛仔布产量23亿米,中高端产品占全球50%以上,出口额为21.8亿美元。
然而,因传统线性生产模式和使用后的不当处置,牛仔服装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以占牛仔服装比例大的牛仔裤为例,数据显示,每年生产20亿条牛仔裤需要170万吨化学物质,从棉田到棉布再到染色洗水,每条牛仔裤的耗水量高可达到7000升。
近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携手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英国)北京代表处共同发布了《中国牛仔服装行业循环经济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我国牛仔服装行业份循环经济发展可行性深度研究报告,旨在助力我国牛仔服装行业全产业链的绿色转型。
牛仔服装行业全产业链绿色转型
在众多纺织产品中,牛仔服装作为单一品类,具有产量较大、所含纤维较简单、适用范围广等诸多特点,使得这一行业具备实践循环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前提和基础,对推动整个纺织业的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2022年,在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支持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设立了课题组并开展了对我国牛仔服装行业现状的调研,并选取了行业中较有代表性的超过30家企业开展综合调研,致力于为我国牛仔服装行业的循环经济转型寻找佳路径。
结果显示,64.52%的企业认同“牛仔循环发展”理念,35.48%的企业参与过循环经济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国际标准的制定;在循环发展方面做了技术研发、产品研发或投资的企业占比更是高达90.32%。
但现实中又是另一番情况。据不完整的调研信息显示,在回收的服装或纺织品中,牛仔服装所占的比例小于20%。
为推动牛仔服装的循环设计再造,2019年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牵头制定了《牛仔再造指南》,引导牛仔服装行业遵循循环时尚愿景,提出了牛仔产品在设计与生产时应考虑“可更多次穿着、为再造而造、由安全的可回收利用或可再生材料制成”三项原则。
“《牛仔再造指南》发布后,全球每年有百余家供应链各环节的企业参与到项目实践中,其中不乏很多来自中国的牛仔服装制造商。”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循环时尚项目经理曹子靖介绍说,“根据2019~2021年的《牛仔再造洞察报告》统计,有超过50万件遵循了指南要求的牛仔服装终进入了市场,在化学品与工艺流程安全、产品耐用性提升、可再生材料使用、硬件安全与回收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实践与创新。”
《报告》还揭示了牛仔服装行业转型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比如,回收端面临分散性高、难以集中回收的问题;再利用端,部分装饰和配件不易拆卸或无法再利用,影响拆分和再利用工作。此外,牛仔服装纤维种类有限,纤维分离困难,影响再利用。
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报告》结合国内外前沿实践及洞察,将牛仔服装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细分为设计—生产环节循环体系、生产—流通环节循环体系、产品再生循环体系等部分,并提出了绿色设计、绿色材料选择、节约资源等多种实施路径。
纺织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大势所趋
我国是全球大的纺织生产和出口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占全球的50%以上,同时也是全球主要的纺织品消费市场之一,人均消费总量约为22.4公斤/年。随着行业迅猛发展,我国的废旧纺织品数量也与日俱增,但回收率不足20%。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主任华珊认为,纺织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已是势在必行。“为了从源头提高废旧纺织品的循环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解决方案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我们与基金会强强联合,共同探寻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新路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英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关一松介绍,欧盟委员会在《循环经济行动计划》框架下,于去年3月推出了可持续产品倡议(SPI)一揽子计划,势必会对中国纺织品的出口产生一定影响。“基金会希望能促进纺织行业全价值链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携手助力中国纺织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实际上,我国作为循环经济实践的先行者,一直从政策层面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并进行了相应的战略部署,在生产端、回收端、综合利用端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目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副主任程皓在解读《报告》时指出,促进纺织行业循环经济发展还需要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
具体包括:明确各级政府部门责任,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确保政策的管理和实施与相关部门的职能相匹配,并根据跨部门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
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生产者以及有关方应承担的责任不仅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还要延伸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特别是废弃后的回收和处置。生产企业需要将循环经济理念延伸到生产过程之外,建立包括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废弃物的回收。
完善牛仔服装行业绿色生产标准体系,建立牛仔服装的产品标识,对牛仔服装的纤维、所用化学品、产品质量、产品碳足迹和产品水足迹等信息予以披露。
加强绿色产品设计,提高人才储备。绿色产品设计是整个绿色产业链的开始,要不断提高设计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的循环经济概念,有了绿色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才能引领绿色消费。
AAADFGTEH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