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首页 面料 发展桑蚕产业新模式 共同绘就致富新“丝”路 ——粤桂协作助力忻城乡村桑蚕全产业链建设小记

发展桑蚕产业新模式 共同绘就致富新“丝”路 ——粤桂协作助力忻城乡村桑蚕全产业链建设小记

近日,在粤桂协作忻城县安东乡桑蚕全产业链基地里,工人们正在投喂蚕虫,一框框投喂完成的蚕正整齐摆放在一旁,一派繁忙的工作景象。桑蚕产业是忻城县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但该产业发展模式单一,抗风险能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制约桑蚕产业发展,影响农户增收。为改变粗放分散型种养模式,忻城县引进龙头企业,推动丝绸纺织

  近日,在粤桂协作忻城县安东乡桑蚕全产业链基地里,工人们正在投喂蚕虫,一框框投喂完成的蚕正整齐摆放在一旁,一派繁忙的工作景象。

  桑蚕产业是忻城县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但该产业发展模式单一,抗风险能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制约桑蚕产业发展,影响农户增收。为改变粗放分散型种养模式,忻城县引进龙头企业,推动丝绸纺织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龙头入驻特色模式促发展

  以忻城县传统桑蚕种养为突破口,通过粤桂协作投入帮扶资金450万元,与自治区教育厅等扶贫单位共同打造“两基地一平台”桑蚕产业忻城发展模式,即古蓬镇上浪村、红渡镇六纳村的两个标准化养殖基地与智慧蚕业云平台。

  粤桂协作忻城县安东乡桑蚕全产业链基地的建成投产及广西中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入驻,形成了多点布局整体带动的态势,促使安东乡及周边桑蚕产业情况有了明显改善。该项目在忻城县委、县政府,安东乡党委、政府及粤桂协作帮扶的大力支持下,以“党建+基地+互促”跟踪服务模式,通过规范化管理桑园,推广四龄蚕标准化共育,实现养殖规模化、品种优良化、生产效益化。

  该基地根据蚕农养蚕实际,结合前期研究成果,研发了智慧蚕房管家系统,搭配标准化、流程化饲育技术,进一步实现蚕农养蚕简捷化、科学化,现已成为忻城县规模最大的桑蚕全产业链基地之一。

  发挥优势科学养殖显成效

  “安东基地,配套200亩标准化水肥一体示范桑园,改良试种桑树品种近20个,年亩产桑叶约6000斤,通过培养农户以科学技术饲养蚕虫,产量能提高30%以上。”广西中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银红艳介绍道。“目前科学饲养的三龄蚕和四龄蚕,仅14天就能结茧,之前的饲养方式要1个月才能结茧。在养蚕过程中,政府和企业会及时为农户解决养殖所遇到的困难。”忻城县安东乡下付水屯村民麦成肖说。

  目前该基地为安东及周边乡镇蚕农提供的优质四龄蚕,蚕体强健、饲养周期短、抗病力强,养蚕成功率达95%以上,提高了养蚕的经济效益。

  纾困解难产业发展有盼头

  在养蚕路上,县政府通过粤桂协作提供项目政策保障,园区推广实施成熟的运营管理模式和标准化、流程化桑蚕饲养标准,村委、村民合作社做好群众服务,农户通过“互促互助”的方式参与其中。各方联动开展技术培训推广、桑叶资源互补、养蚕互帮互助,从根本上破解资源技术缺乏、组织管理不畅等阻碍桑蚕产业发展的瓶颈。

  基地目前可实现年产四龄蚕1.5万张,产值600万元,覆盖蚕农5000户次,户均增收5000元/年,总增收2500万元以上。可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超100个,人均月工资可达3000元以上,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2023年,该基地将回收蚕农桑杆3000吨以上,蚕沙5000吨以上,助农增收16万多元,并根据产能逐年提高桑杆、蚕沙回收量,实现助农增收超400万元。

  粤桂协作忻城县安东乡桑蚕全产业链基地将围绕该县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推动桑蚕产业健康发展。下半年基地将按计划逐步配套生产桑叶茶、桑叶面、桑芽菜、食用菌等特色产品,提升桑蚕产品附加值,带动桑蚕产业多元化、规模化发展,进一步助农增收,持续推动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AAA面料网SVSGHRUTO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更改或删除。 https://www.shtextile.com.cn/archives/7503
广告位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3619-116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3433194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资讯
找工厂
找产品
搜索